一切的一切,还得从十多天前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说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韩国的研究团队声称他们发现了全球首个常压室温超导材料,即LK-99(掺杂铜的铅磷灰石晶体),甚至公开了该材料的制作技术,从其公布的论文来看,本质上有点儿像古代的炼金术,把许多粉末材料扔炉子里去烧,烧完了里面就出超导体了(真的是Amazing)。这直接引起了超导圈、乃至整个科学界的一场大讨论。
室温超导的相关论文
那么,成功出圈的室温超导,未来将如何演变,我们来一探究竟。
01上市公司避之不及?室温超导这件事,已经了引起科学界的轩然大波,因为自从112年前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269°C发现汞的电阻会突然消失以来(本质上是电子在材料中畅通无阻地通过,产生超导现象),如何能够在室温下实现超导,让一波又一波的科学家们绞尽脑汁。
论文一经发出,全世界各国的实验室开始疯狂复刻,这不,中美俄三国的实验室这两天都宣布自己初步验证了LK-99的某些超导迹象。咱们的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成功复现了LK-99磁悬浮实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声称从计算结果来看,LK-99有室温超导的可能性,这更是让不少吃瓜群众惊呼内行。
室温超导如果真的走出实验室,到底能有多大的威力呢?
这么说吧,它或许都能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举个简单的例子,室温超导材料可以利用自身零电阻的特性无损耗地传输电力,使得能源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极大提升,而且超导材料呈现量子特性,未来一台载有超导材料的正常的手机都能拥有匹敌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这么说来,继ChatGPT之后,或许又有一项颠覆性技术可能从实验室走向普罗大众。
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也是积极寻找潜在投资标的,像法尔胜(000890)最近已经三次涨停,但是公司却说不涉及任何室温超导相关业务。两连板的百利电气(600468)也同样回应和室温超导没有半毛钱关系。在西方美国超导股票盘前暴涨了140%。
法尔胜股价变动情况
资本市场已经彻底疯狂,从A股的超导概念股来看,主要都是小盘股,但从相关玩家的回应来看,投资者们本轮多是情绪炒作,大概率都在赌人类的下一次技术革命。
02商业化有多远非常多的朋友可能会问,那是不是室温超导就能很快应用到我们的各行各业了呢?笔者必须泼一盆冷水,为时尚早,5年之内,基本不可能商业化。
首先,虽然已经有国家的研究团队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复现磁悬浮,但那只能证明LK-99具有一定的抗磁性,并不能证明它有室温超导特征。笔者也跟研究该领域的朋友沟通过,后续研究团队应该将重点放在LK-99实验是否具有零电阻特性。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可能就是超导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此时,我们可以先从室温超导的幻想中剥离出来,看一下高温超导(顾名思义就是高温下实现超导状态)。当前,高温超导材料生产工艺历经了近十年的积淀,已经逐渐成熟,而且商业化应用场景很广,不少研究机构都测算出了千亿级别的市场空间。
超导行业产业链
但是现实中,高温超导材料却被屡次打脸。客观的讲,高温超导磁体下游产品试错成本较高,存在非常高的资金和技术壁垒(研发投入高达十几亿元),壁垒之高甚至能和芯片制造掰掰手腕,这也就决定了该行业的玩家数量少,行业仍处于导入期阶段。
尚且高温超导的美丽泡沫都能被扎破,此轮的室温超导又有多少炒作的成分呢?相信各位心里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市场的炒作,如果没有事实作为支撑,炒后必然是一地鸡毛。
03回到实验本身所以,现在我们聊室温超导的商业价值和其背后可能的万亿产业链,还操之过急,那我们就回到这次的实验本身。
开篇也讲到了,韩国团队是通过烧制形成的超导材料,这种方式有点儿像抽彩票,本质上,团队在烧的过程中,恰好把铜粒子包裹住了铅粒子,从而一步步得到了超导材料,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所以他们甚至连第二块超导样品都烧制不出来(可笑不?)
这场闹剧的最后结果,有可能就是鸡飞蛋打。如果室温超导真能走进现实,未来科幻世界描绘的场景在人间复现。
最后笔者想说,如今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科技力量的当下,对于新科技的诞生和应用已经相当敏感,甚至某些时刻都有些敏感过头,所以感觉技术进步在投资圈引发的焦虑也是空前的。但让子弹飞一会,一切迷惑终将水落石出。
慢慢来,或许比较快。
X 关闭
Copyright ? 2002-2020 微商商报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邮箱:56 26 62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