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焦虑,带出个万亿大市场

来源 : 融中财经 时间:2023-08-06 17:53:23

从充电服务到EPC、充电站等细分市场,只要与新能源车相关的,无论哪一个市场,都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新车渗透率达33%。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则日益分散化和本地化。预计到2035年,市场累计需求4000万把充电枪,将有3万亿的巨大市场空间。面对广阔蓝海,充电服务行业模式本质将是类‘商业地产’+‘物业公司’,亟待深耕。”能链智电(NASDAQ:NAAS)创始人、CEO王阳在融中2023(第九届)中国产业投资峰会上表达了看法。


(资料图片)

当前,路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不过,摆脱“里程焦虑”,却始终是所有新能源车主的共同心声。不少网友吐槽:“现在电池容量不让我焦虑了,充电才真让我焦虑。”公共充电站紧缺、充电基建不完善、充电资源发展不匹配,正在引发新的“续航焦虑”,也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

2023年7月21日,由融中传媒、融中母基金研究院主办,融中财经、融中咨询协办的“融中2023(第九届)中国产业投资峰会”盛大举行。会上,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以《中国充电服务2.0: 类商业地产+服务为王》为题做了主旨演讲,对上述难题给出了解决之道。

王阳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的存量市场、增量市场,到2035年,中国至少需要4000万把公用充电枪,才能满足中国2亿多辆电车在市面上的充电需求。仅仅建设配套充电枪就需要3万亿人民币,再加上相配套的光伏和储能,将是一个几十万亿人民币的市场。

中国的充电市场将是一个极度分散的市场。未来,传统能源企业、房地产公司、新能源主机厂,以及凡是有土地资源和电力增容资源的人全都会去建站。而中国满足建充电桩资质的公司目前有几千家,有制造能力的公司全部都有自己的充电桩产品。所以未来的充电桩市场会是一个极度内卷的市场。

对于建站方,我们可以提供大数据选址服务,任何一个充电场站只需提供在中国的经纬度,即可获得附近的充电场站是属于相对密集的状态,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新能源车主,我们与车企合作,将服务与电池打通。当车没电时会发送提醒,前方右转哪里有充电站,目前已服务中国80%的主流主机厂。

以下内容为王阳现场演讲的精彩实录,由融资中国整理:

王阳:各位好,我是能链智电创始人王阳,我们是一家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企业,也是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非常高兴有此机会向大家分享。先来看一下行业背景,中国是一个原油进口国,目前71.2%的原油靠进口,所以发展新能源是我们的必然趋势。中国还是全球能耗第一大国,全世界26.5%的能源是在中国消耗掉的。中国的能耗当中,有20%是来自于交通能源,这其中化石能耗占比90%以上。那么这几个数字相乘可以得出中国的交通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的比例约为5%。2018年原油进口的依存度为71%,到峰值超过83%之后又逐年下降。2024年底2025年初,中国油车达峰。中国现在每年的新车销售是在2000多万辆,到2025年就会有1000多万辆油车、1000多万辆电车,但是油车的报废量也会达到1500万辆。电车在2025年会达到5000万辆的存量,到今年的6月底,中国一共有1600万辆新能源车。所以对中国市场而言,2025年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拐点年份,油车会达峰,电车达到15%的存量。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行业,当存量达到15%拐点的时候就是这个行业大拐点,这是中国油电趋势。预计在2035年左右,中国的电车会达到2亿辆,这就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个发展趋势,不止是油车到电车,能源消费的品类发生转变将引发整个产业链的变化,比如充电桩市场、储能市场、汽车市场的变化。到2035年,当中国有2亿辆电车时,需要多少把充电枪?行业内平均的预测值是五辆电车需要一把充电枪,也就是到2035年,中国至少需要4000万把公用充电枪,才能满足中国2亿多辆电车在市面上的充电需求。

在中国,现在一把充电枪的成本全部建设下来,大概在6-8万人民币。到2035年,中国4000万把充电枪,只是建设配套充电枪就需要3万亿人民币,再加上相配套的光伏和储能,将是一个几十万亿人民币的市场。

在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方面,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在688万辆,2023年保守预计将达到800万辆以上。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在新车销售的渗透率将达到25%,实际2022年就已提前完成任务。2021年新能源车在新车销售渗透率只有13%,2023年已经突破30%多,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每卖三辆车,其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另外2020、2021和2022年的实际销量全部超过预计销量。我国很少有哪一个行业的实际发展速度比预测值高这么多。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全球的60%,也就是全世界每卖10辆新能源车,其中6辆是在中国卖掉的。而中国公用充电量已占到全球的7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存量市场、增量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这就是我国在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地位。

调查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这些城市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基本上都超过40%,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渗透率偏低。目前全国平均超过了30%,其中东部和南部省份是新能源发展比较发达的地方。

接下来,介绍下充电运营商。凡是自己建设充电场站,并且有自己的充电系统,我们将其称之为充电运营商。比如中国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星星充电、特来电等等。现在中国有上千个充电运营商。Top5的占比从2019年约90%,下降到2022年69.8%,并且逐步下降。在中国的充电站当中,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占中国充电枪总量的14%,剩下的86%则属于地方政府的城投、环投、交投。建站的市场主体达10万家以上,并且每年还在以几万的速度递增。所以结论是,中国的充电市场将是一个极度分散的市场。未来,传统能源企业、房地产公司、新能源主机厂,以及凡是有土地资源和电力增容资源的人全都会去建站。这是中国的充电情况。

中国的加油站现在是有11.5万座,怎么去看这个市场?中国现在有3亿多辆汽车,4亿辆机动车,平均一座加油站可以服务2000到3000台车,但是如果拆成充电站,一座10根桩20把充电枪的标准站只能服务100多台车,也就意味着中国未来至少有300万座以上的充电站。如果算上路边散的充电枪,中国可能需要1000万以上的充电站。从一个集中式的加油站的能源补给,变成分散的,这是中国的车辆能源补给正在发生从集中到分散的变化。

那么,建充电站核心痛点是什么?选址,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地方可以建,建了之后是不是可以去运营和运维,建站过程当中是不是有资金等等。所以整个充电站是一个资产运营的生意。我今天讲的类商业地产+物业公司,其实本质上就是商业地产,选址,建站,建了站之后做运营管理,这就是充电运营商的核心痛点。

关于中国充电枪的数量,中国预计到2030年,如果非常保守的估计,需要2600万把充电枪,按照理论值需要4000万把充电枪。单枪的成本在6-8万,中国到2035年需要1.5到2万亿建设充电枪的成本。从充电服务到EPC、充电站等细分市场,只要是与新能源车相关的,无论哪一个市场,都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能链智电于去年6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我们为整个行业提供什么服务?帮充电站去做线上运营,线下选址规划,充电站的运营,创新的业务,比如虚拟电厂、自动充电机器人,建站之后并不知道怎么去管。很多人认为,充电枪建设之后只要放在哪儿就可以躺着赚钱,其实不是的。这个充电枪它坏了需要维护,主板坏了需要修,未来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做线上线下运维。

充电服务的行业,我们认为本质就是商业地产+物业公司,谁来出地,谁来出钱,谁来建站,建了之后怎么管,未来几百万个充电站怎么去做管理。这是能链智电在中国所服务的一个情况,2023Q1能链智电全国公用充电量是10.23亿度电,占21%,也就是说每五辆车充电就有一辆是我们平台上充。我们在中国服务了5.5万座充电站,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星星充电、特来电这些运营商全部都是我们的客户。能链智电是一个轻资产模式,给充电场站提供一站式服务,覆盖了全国358个城市。当大家想要建站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大数据选址服务,任何一个充电场站只需提供在中国的经纬度,即可获得在这附近有多少充电的司机,正打开App,找充电站。这附近的充电场站是属于相对密集的状态,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之前看过一个位置是在成都,这个位置旁边五公里范围内就有九百把充电枪,充电的服务费只有一毛多,是一个绝对激烈竞争的状态,那就会建议运营商不要这里建站。而充电桩的硬件产品,中国满足建充电桩资质的公司现在有几千家。有制造能力的公司全部都有自己的充电桩产品,比如格力、海尔、公牛、海康威视等等,甚至比白电的门槛更低一些。所以未来的充电桩市场是一个极度内卷的市场。这是充电桩的硬件产品。

我们也把电站提供给中国的主机厂,把充电网络作为一个API的接口,接到主机厂当中去,在中国包括奥迪、宝马,这些车辆一出厂,或者是中控大屏,或者是手机App已经嵌入了我们的服务,跟电池打通。当车没电时会发送提醒,前方右转哪里有充电站,服务了中国80%的主流主机厂。这是一键建站的EPC,可以提供从选址到建设这样一站式的服务。一把充电枪建设之后,每年的运维成本需要2000到3000块钱,比如说场站卫生的打扫,充电站的维护,如果充电场站不去打扫卫生,很可能一个星期这个上面就贴满各种各样的小广告,我们也提供类似运维服务。在中国也中标了几个车企的运营商,覆盖他们在中国的运营和运维工作,这是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做了自己的储能业务,在充电场站侧去铺设储能,现在的储能电芯成本下降之后,平均可以做到5年回本,这赚的是晚上存低谷的电,白天赚高峰电的钱。中国一共有40万家民宿,我们通过合资公司形式,可为这些民宿铺设充电站,也响应了新能源下乡的号召。

中国不只是民宿,其实还有各种各样的场景是可以去铺设充电桩的,比如说医院、酒店、高校、旅游集散地、停车场等场景。我们在每个垂直细分领域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刚刚收购了香港光电,是香港最大的光伏EPC和运维服务商,占据了香港光伏市场32%。之所以收购这家公司,一方面是在香港,跟香港光电一起做香港小区内的光储充一体站,同时在做东南亚的市场。此外,我们也做虚拟电厂,它不是真的发电,是把这些用电设备连接起来进行调节。比如国家电网说北京地区,现在我要削峰,就可以通过对充电桩的调节去降低电力的需求。当国家电网说我要填谷,这个时候可以利用价格的杠杆,把电量集中到此刻来,赚取奖励的收益。

网上有测算,如果想要调5%的电量需求,假如说要去建传统的火电厂来满足5%的调节需求,可能需要4,000亿人民币,但是如果通过智能电网系统帮助整个电网去做需求侧响应,可能只需要500亿人民币。为什么中国在今天虚拟电厂需求会变强,因为上游的发电侧变得更不稳定了。中国过去都是火电、煤电,它的发电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计划的,但是到了今年,我们的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已经超过发电装机量的50%,也就是说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的装机量已经超过50%,这些全部都是不稳定的电力来源。明天下雨可能就没有电了。下游的需求侧以前全部都是稳定的电力需求,工商业、农业、家庭用电都是相对稳定的电力需求,但是现在电动车是不稳定的电力需求。平均一辆电动车在中国目前的充电量是在30度电,30度电是一个三口之家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一周的用电量。所以电动车的充电需求不稳定,也对我们的电网造成很大冲击。我们就是一个虚拟电厂聚合商,把充电桩聚合到一起帮助电网做智能调配。也刚刚打通了深圳市的虚拟电厂,帮助深圳做这样的调配。

对于综合能源服务,比如中国的11.5万家油站,是非常重的资产,但是没有人帮他们去升级。以北京为例,平均一座油站的资产超过4亿人民币,不能单纯的只卖油,要升级。我们自主研发的充电机器人,所有的激光雷达、算法都是自主研发的,在一些封闭的园区和场站,给车辆充电。这也是为车辆的自动驾驶做的准备。另外,能链智电的业务飞轮,除了最开始的能量侧,场站运营,也在布局国际业务。最后,希望可以通过网络,提高稳定性和效率。中国交通碳排放占所有碳排放的10%,通过大家的努力可以让交通碳排放降低10%,进而影响中国1%的碳排放。

我们的使命是,提高全球交通能源网络的稳定和效率。感谢大家。

X 关闭

  •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0 微商商报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邮箱:56 26 62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