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警示语,是智慧与经验的总结,对我们有一定的指导与警示作用,不可小觑。
那么,农村俗语“碗有三不端,门有三不进,人有三不交”,该怎么理解呢?
(相关资料图)
一:碗有三不端
“碗有三不端”,不是说不能端三次碗,而是指不能端三种碗,“三”在这里指三种类型,碗指饭碗、行业等。那么哪三种碗不能端呢?
01:亲戚朋友的碗不能端
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其实很敏感、很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分崩离析,一辈子都做不成亲戚或朋友了。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因此都很注意关系的维护,不会轻易去打破它。
虽然常言说“是亲三分向”,但也要厘清关系界限,把握好尺度与分寸,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靠亲戚朋友的关系,谋得一个好职位,端得一碗好饭碗,但终究是不会长久的。企业追求的是永远是利益最大化,不会一味地照顾你。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才最可靠!
人在穷困潦倒之时,不要想着去攀亲带故,去巴结讨好谁,没钱就踏踏实实去赚钱,只有自己腰包鼓了,大家才不会看轻你。
你也就没必要去端他们的饭碗了!
02:烫手冒险的碗不能端
烫手冒险的碗,就是指走捷径的试探法律底线的赚钱门道、门路等。这样的碗千万不能端,因为路子野、风险大,稍不注意,就会阴沟里翻船,弄得人财两空,悔恨终身!
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
做一个正直的守法公民,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待人,不要妄图一夜暴富,也不要干违法乱纪的事,如此方能长久。
03:“食之无味”的碗不能端
现在社会竞争力很强,就业很难。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食之无味的碗,要不要端呢?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天浑浑噩噩,心不在焉的度日,如此勉强而为,实为浪费生命,还不如果断放弃,重新寻求新的机会!
还有,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为重要!
真正有前瞻性眼光的人,都非常重视选择。选择什么样的路,朝什么样的方向奋斗,直接关系到人生的成败与否。
因此“食之无味”的碗不要端!否则就意味着在浪费生命、蹉跎岁月。试问,人生短暂也就3万多天,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可用来浪费的呢?
二:门有三不进
“门有三不进”,不是说不能进三次门,而是不能进三种门。三在这里同样指三种类型。门指的是门路、门道等,那哪三种门不能进呢?
01:后门不能进
在现实生活中,“走后门”就是俗称的托关系。为什么要走后门呢?因为自己的能力、资质或水平等与对方所要求的不匹配、不符合。
但这种后门不能进,一是欠亲友人情,日后必定要努力还;二是关系户始终是上不了台面的,没有真才实学,被别人看不起,终是长久不了。
只有让自己沉淀下来,认认真真地学,踏踏实实地干,这样在自己拥有了真才实学,以及不可替代的能力之后,才能避免走后门的尴尬,堂堂正正地“走正门”!
02:偏门不能进
“偏”与“正”相反,“偏门”就是指来路不正的、歪门邪道的有风险的谋生门路。那为什么偏门不能进呢?
捞偏门、走捷径,做一些投机取巧、旁门左道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事,极可能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甚至走向毁灭的深渊!
为什么从小到大父母师长都教育我们不要走偏门,而要走正路呢?就是因为一旦走偏门、走错路,极有可能让我们万劫不复,一生毁灭!
03:急门不能进
俗话说,好事不在忙。晚清重臣曾国藩说过“世事多因忙里错”。因此,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只要沉住气,你就赢了!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喧嚣浮躁,人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忙忙碌碌、耗尽生命,怎一个急字了得。但最后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躁动的人,而是惯看秋月春风的人!
沉静下来,让自己的生命之弦松弛下来!这样才能体味到人生百态,才能洞悉出自身的优劣,才能闲看庭前花落花开,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也才能更好地整装前行!
三:人有三不交
01:唯利是图的人不交
唯利是图的人,眼里只有利益,他与你交往看中的也只是利益,一旦哪天你没有利用价值了,他极可能与你绝交,走向你的对立面,与你为敌,甚至还会恩将仇报、落井下石,陷害你!
用得着你的时候,对你百般讨好,用不着你的时候,就把你踢到一边!与这样的人交往,就是践踏你的尊严,浪费你的时间,消耗你的精力,对你没任何好处,反而还会陷害你!
02:言而无信的人不交
诚信,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的重要标准。一个人言而无信的人,经常动不动就变卦,不守承诺,毫无诚信可言,是很难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的,也很难交到朋友的。
常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就是说,一个人没有诚信,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一个商人没有诚信,就做不好生意;一个国家没有诚信,就会衰败下去。
还有,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晚清名臣曾国藩就常常告诫世人,要远离说谎者!可见,诚信有多重要!言而无信的人还值得交吗?
03:表里不一的人不交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不乏表里不一的同事或朋友等,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热情恭顺,对你非常好,背地里却说你坏话、落井下石,甚至还想加害于你。
这样的人很可怕。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同事,表面上对你你好,嘘寒问暖,很是热情,背地里却向老板打小报告,添油加醋地陷害我,直到被老板炒掉之后,才知她在捣鬼!
因此,表里不一的人不可交,我们在交友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等到自己被他人“卖”了,还在为这样的人数钱,那就太悲哀了!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多留个心眼吧。
写在最后
农村俗语,是老祖宗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是智慧的结晶,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也可借鉴。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古代文化或多或少有着社会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这才是对待古文化的正确态度。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那么,农村俗语“碗有三不端,门有三不进,人有三不交”,你是怎么理解的?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X 关闭
Copyright ? 2002-2020 微商商报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邮箱:56 26 62 9@qq.com